政府预算
关于廊坊市2014年市本级预算及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本级预算及全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02月26日
浏览量:
次
来源:
作者:
——2015年1月28日在廊坊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廊坊市财政局局长 左德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廊坊市2014年市本级预算及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本级预算及全市总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4年市本级和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市财政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紧围绕“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民生,提高资金效益,圆满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
(一)市本级和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14年2月,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当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2270000万元,当年安排的支出预算为2625849万元;批准通过的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379500万元,当年安排的支出预算为509211万元;批准通过的廊坊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152600万元,当年安排的支出预算为179608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上级下达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等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3336422万元,市本级支出预算调整为639954万元,廊坊开发区支出预算调整为197499万元。
据快报统计(下同),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04860万元,占预算的110.3%,增长21.9%,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0822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0.2%,增长2.9%。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35632万元,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093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1.4%,增长7.9%。廊坊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8216万元,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954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6%,增长0.1%。
按照上述收入情况和当年财政体制计算,2014年全市财政可用资金为3709116万元,减去财政支出3008228万元,减去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债券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233258万元,减去结转下年的专款支出等46763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市本级可用资金为673183万元,减去财政支出520937万元,减去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债券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63284万元,减去结转下年的专款支出等88962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廊坊开发区可用资金为203884万元,减去财政支出189543万元,减去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5616万元,减去结转下年的专款支出等8725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675675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2380914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87585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56270万元。廊坊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56973万元,廊坊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58158万元。
3.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000万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000万元。
4.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51131万元,占预算138.4%,增长17%;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30181万元,增长17.5%,结余120950万元。
上述预算收支情况为快报统计数,最终执行结果待决算完成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4年预算执行效果
按照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收节支保平衡,集中财力保重点,推动了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稳中求进促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为目标,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有力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招商引资集中行动,全市投入招商引资资金8319万元,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平台建设资金需求,有效助推了913个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实施,全市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市级投入各类产业扶持资金4200万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县两级投入工业技改资金30000万元,撬动社会工业技改投资573亿元,实施技改项目604个,传统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二是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市投入科技资金29143万元,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开工建设,廊坊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园基本建成,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18家、达到1746家,新增规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15家、达到266家。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稳妥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将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业纳入改革范围,全市共有8122户纳税人受益,全年减轻企业税负64500万元;全面落实国家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达到3214万元,促进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市级取消和免征了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四是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全市投入环境治理资金121365万元,重点支持“八大攻坚战”、“蓝天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削减燃煤54.8万吨,淘汰黄标车6.6万辆,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淘汰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任务;全市投入植树造林资金68955万元,全年造林57.35万亩,市区新增绿地面积113万平方米。
2.集中财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工作思路,集中财力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市民生支出达到2433639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教育支出536161万元,启动实施了7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免除了46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为1.2万名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落实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受益学生达到3.2万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8813万元,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连续十年提高10%;城镇、农村人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32元、292元,保障水平全省第一;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工作,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连续9年保持全省最低。
医疗卫生支出286681万元,支持构建全民医保体系,城镇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35元;支持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免费筛查工作,受益群众达到16万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完成,7个县(市)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6586万元,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程,全市9个图书馆、9个文化馆、9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向公众开放;支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县两级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健身事业发展,农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1732个村(街),市区建成了22公里绿道健身工程,省运会、残运会我市取得优异成绩。住房保障支出39906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71万套、竣工1.07万套、分配入住9810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610户,发放廉租房补贴1549万元,补助住房困难家庭6688户,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3.加大投入助三农,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发展。
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364795万元,增长11.5%,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一是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投入资金90000万元,重点支持都市型农业发展,推动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46个,建设产业化示范园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447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全市投入52329万元,大力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天津干渠实现通水,廊涿干渠全面试水,保沧干渠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新增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7.4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丰。二是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整合各类资金155000万元,重点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打造了三香大、环市区、106国道和廊大路四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实施了428个省级重点村的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等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各级投入23100万元,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08个,铺设村内安全饮水管线54万米,修建村民活动广场13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达到128万人。三是努力提高农民群众收入。
落实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累计发放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等补贴资金54213万元,惠及68.9万农户、297.6万农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居全省第二位。
4.深化改革求突破,财政管理水平取得新提升。
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统筹力度,切实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国库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市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强化了资金源头管控,在全省率先单独编制了“三公”经费预算,制定出台了市本级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一般性运转支出,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及指导性目录,全市购买公共服务项目达到114个,涉及资金32165万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加强了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成立廊坊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政府性债务举借、偿还、风险预警管理办法,开展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工作,为今后化解债务、防范风险奠定了基础。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2200万元,重点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弥补了我市建设资金不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这些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届人士的广泛支持,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全市人民的真诚信赖和鼎力支持。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财政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多,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税收结构不尽合理,房地产业税收占比过高,财源基础尚不稳固;政府性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财政平稳运行存在一定风险,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积极转变职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严格预算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5年市本级和全市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趋缓、结构性减税等将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保障改善民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全市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力做好各项财税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切实推进依法理财;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着力改善民生;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公开透明,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为促进全市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预算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依法理财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职权、预算编制程序、收支范围和内容等要求编制年度预算,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增强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是统筹兼顾原则。收入预算编制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支出预算编制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勤俭节约,坚持财政支出安排与财力相匹配,统筹配置财政资源,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三是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国家、省各项政策要求,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有保有压,集中财力,着力改善民生,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支出。
四是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
五是全面完整原则。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内容,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并将提前下达的上级转移支付列入市本级预算,全面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一)公共财政预算草案按照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原则,充分考虑全市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各种政策性减收因素,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782000万元,增长11%。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5年全市可用资金3272222万元,支出预算安排3272222万元;上级提前下达2015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38849万元,支出预算安排338849万元。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53700万元,全年可用资金630460万元,支出预算安排63046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2015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5959万元,支出预算安排35959万元。民生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共安排各类民生支出511934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2%,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廊坊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66200万元,全年可用资金185910万元,支出预算安排18591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2015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923万元,支出预算安排292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2322177万元,基金支出预算安排2322177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203130万元,基金支出预算安排203130万元。廊坊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417317万元,基金支出预算安排41731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2015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8000万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000万元,用于廊坊国兴担保公司增资1000万元、廊坊国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增资1100万元、静海金属制品厂改制专项经费900万元,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统筹使用500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2015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7966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3891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68702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743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504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751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053万元。
2015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5852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223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071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89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335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027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053万元。收支相抵,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实现平衡,结余121137万元。
(五)2015年市本级支出预算草案安排的重点1.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优先安排民生项目,竭尽全力解决各类民生问题。一是支持就业提升工程。安排资金1009万元,用于扶持公共就业、百万农民大培训、残疾人职业培训等,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支持社保提升工程。安排资金8292万元,用于新农合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配套,着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安排资金2283万元,用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补贴等,确保国家低保政策落实。三是支持医疗卫生提升工程。安排资金12946万元,推进市中心医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完善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安排资金3489万元,支持药品零差率销售、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支持安居提升工程。安排资金11831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市区无物业旧小区改造。
五是支持教育提升工程。
安排资金9089万元,支持标准化学校建设、学前教育提升、城区学校安全保卫等,加快城市教育发展。
安排资金3300万元,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奖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着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安排资金6926万元,用于职技学院教学楼、卫生职技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工程建设,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六是支持便民设施提升工程。安排资金9160万元,用于购置100辆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市区公交运营、公交场站建设等,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安排资金3677万元,支持小街巷改造、20个便道和32个路口整修等,进一步畅通主城区道路。七是支持扶贫帮困提升工程。安排资金2139万元,用于城乡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残疾人应急救助等,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八是支持文体惠民提升工程。安排资金16967万元,支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群众艺术馆购置及改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保障群众性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全民健身及体育设施修建等资金需求,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安排资金1862万元,用于报社和广播电视台设备购置及改造、廊坊云报屏覆盖工程等,进一步提高媒体宣传能力。九是支持公共安全提升工程。安排资金6617万元,用于平安廊坊视频监控系统维护、居住证积分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等,为人民群众营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安排资金425万元,支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重特大事故预防演练等,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安排资金1435万元,用于食品药品采样抽检、检测设备购置等,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
2.全力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坚持把生态红线作为发展的生命线,集中财力推进环境治理,努力建设绿美廊坊。一是支持大气污染治理集中行动。安排资金15854万元,用于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重点区域治理、散烧煤专项治理、智慧环保平台建设、燃煤锅炉并网改造等,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加强植树造林和生态水系建设。安排资金21624万元,用于造林绿化、龙河水生态修复、永定河左堤郊野公园建设等,努力打造平原森林城市。三是加强环保监测能力建设。安排资金999万元,用于空气环境质量自动连续监测、生态环境气象防灾减灾和节能减排等,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督控管力度。
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围绕一产要优、二产要强、三产要大的思路,实施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努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力推进产业升级。
安排资金20400万元,用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业、扶持会展业等,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安排资金512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5·18”经贸洽谈会、“9·26”农交会招商平台建设,保障招商引资经费需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集中攻坚。三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安排资金1355万元,支持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启动及规划编制、临空经济区专项规划编制及噪声摸底检测等。安排资金1781万元,支持北三县统筹发展核心起步区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进一步加快北三县统筹发展步伐。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安排资金5992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落实科技金融支撑政策、创新创业型人才引进等,拓展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4.改造提升市容市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努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一是支持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安排资金17936万元,用于热计量及建筑节能改造、步行街整修改造、市区路灯维护及城区亮化等,着力推进市区环境改善。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24827万元,用于隆福路建设、古县路西延、外环路大修等,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三是推进城区面貌绿化提升。安排资金20196万元,用于自然公园西扩、高铁站广场、主次干道与街头游园等绿化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水平。
5.落实财政支农政策,推进农村事业发展。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安排资金7000万元,用于农业创新引导、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等,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安排资金3130万元,用于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新民居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补助等。安排资金20000万元,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用于重点村庄的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长效保洁、绿化美化等,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三是支持农村土地确权,安排资金1169万元,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推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扎实开展。
6.全力筹措偿债资金,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筹措偿债资金,安排资金53801万元,用于地方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切实维护政府信用,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7.控制行政运行成本,建设节约高效政府。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一是严格审核人员经费。安排资金189302万元,足额保障公教人员工资及离退休人员待遇。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安排公用经费60436万元,维持正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零增长,限额控制专项公用经费。三是保障重要公务活动开展。安排资金2830万元,对人大政协两会、党建工作、重大宣传、“十三五”
规划编制等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重要公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此外,安排改革成本备付金36000万元,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
三、关于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的措施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及其常委会关于财政工作的决议,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深化财税改革,严格落实新预算法,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实施创新驱动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强化财政宏观调控与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结合,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入,重点支持招商引资集中行动,科学使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基础上,调整支持创新发展资金的投向和投量,整合使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加速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高质量后续财源。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方法,发挥科技金融专项资金杠杆作用,完善政银企共担风险机制,撬动社会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改革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资金投入方式,采取委托贷款、股权投资、以奖代补等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以深化对接京津为方向,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动力。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研究探索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努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亮点。建立健全京津廊财政部门信息交流、数据共享合作机制,积极配合国家和省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争取在我市开展区域协同发展的试点示范。加大临空经济区建设投入,提前研究临空经济区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的财政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打造全市新的战略增长极。全力支持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北京财政部门共同研究促进园区发展的财政体制政策,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合理分配财政资源,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坚持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并重,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在推动城市建设上,统筹使用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围绕改造提升市容市貌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重点城建工程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公共服务。
在促进农村发展上,科学使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支持实施一批重点农业产业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统筹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专项资金,有效形成资金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县百村工程”,加速构建环京津美丽乡村示范区。
(四)以重塑生态优势为目标,推进绿美廊坊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实力。妥善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大环境治理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大气污染治理集中行动,推进“控煤、抑尘、限车、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各类烟气”五大工程实施,进一步减少雾霾天气。以创建全国平原森林城市为目标,安排造林绿化专项资金,继续推进生态廊道、村庄绿化等八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造林50万亩以上。加大生态水系建设资金投入,支持重点河流治理攻坚行动,推进龙河水生态修复、永定河左堤郊野公园建设等,促进城区水生态环境改善。
(五)以共享发展成果为原则,改善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财政对民生的倾斜力度,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民和残疾人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市区学校建设,保障市一中迁建资金需求,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积极创建标准化学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促进教育资源科学公平配置。
推进医疗卫生提升工程,支持市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免费开展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开通12320卫生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优质卫生服务。实施社保扩面提标,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文化领域投入,支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体育健身设施在社区和村街的覆盖率。积极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城乡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六)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实施重点目标突破,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围绕中央和省财税体制改革重点,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新预算法要求,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严控预算追加调整,强化预算约束刚性,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实现增值税替代营业税。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稳步实现县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全覆盖,探索实施电子化支付网上直通车,为预算单位提供更加便捷的财政服务。扎实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等级控制机制,强化对重点涉债部门和企业的动态监控,确保政府性债务“借得来、用得好、还得上、控得住”。
各位代表,2015年全市财政预算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5年上半年市本级预算和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