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署

李龙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02月08日 浏览量: 来源: 廊坊市级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2017年我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作具体部署。

一、2016年全市机关作风整顿的主要成效和体会

2016年,市、县两级和各部门把机关作风整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解放思想、聚焦问题、整改落实、正风肃纪”贯穿始终,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员干部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按照省委“八破八立”和市委“六强化、六突破”的要求,切实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对标先进深入学习研讨,查找思想观念和改革发展上的问题和差距,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明显增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并逐步转化为自觉行动。二是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对照“为官不为”的各种表现和“五种作风”的具体要求,全年查找出各类问题733个,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772条,建立长效推进机制286项。作风公开评议、目标绩效管理、强化督导检查、推进职能转变等重点举措,对各级干部触动很大,机关作风整体好转,主动作为意识明显增强,“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在市、县机关蔚然兴起。三是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重点从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问题抓起。全年取消了3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重新编制了275套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图,压缩了34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内部审查环节,减少了40项行政审批事项所需提交申请材料,压缩了44项行政审批办理时限。相比之前,审批服务效率整体提升42%。四是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着眼于让百姓得实惠、让市场主体增活力,以创建“星级机关、星级窗口”为载体,推行了阳光审批、网上联审和“四零”服务、电子政务服务、上门服务等一大批便民服务举措,市政务服务大厅等重点服务窗口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7%以上,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营商环境,提高了机关效能和工作效率,为全市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机关作风整顿实践表明:

——加强作风建设,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重要前提。只有领导重视、责任到位、保障有力,才能真正抓出实效。工作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领导小组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市直各单位及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亲自参与,实现了机关作风整顿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坚持开门整风和问题导向是作风整顿的关键。只有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作风的转变。各级各部门广泛设立投诉举报平台,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围绕更高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不断发现问题、落实整改,确保了机关作风整顿不断深入。

——加强党性锤炼是作风整顿的根本保障。只有始终不渝地筑牢思想防线,正本清源,才能根治作风顽疾。各级党组织坚持把锤炼党性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着力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狠抓学习教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力促党员干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注重改革创新是深化作风整顿的有效途径。只有用改革和发展的实效来检验工作,向改革要效能,靠改革增活力,才能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在作风整顿中,通过机构改革、流程再造,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作风公开评议、目标绩效管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一个推进作风建设的完整链条,促进了机关作风持续好转。

2016年全市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卓有成效,经验弥足珍贵,也由此奠定了2017年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新的起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央和省委对廊坊工作的要求相比,与廊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一些机关干部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还有差距,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一是政治敏感性不强。思想麻痹松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缺乏组织观念,重大问题不请示不报告;对重要预警信息不敏感,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二是工作标准不高。创先争优、事争一流意识不强,有的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放管服”改革还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四是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会议多、文件多,公仆意识淡薄、群众观念缺失,不联系群众、不了解基层,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不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解决。五是本领恐慌、担当不足。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改革创新精神不足,用新理念推动工作力度不够,缺乏担当,不敢碰硬、不敢较真,回避矛盾、推拖问题,严重影响工作开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2017年的作风整顿中着重予以解决。

二、2017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举措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关键是要找准与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奋发作为。当前,廊坊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等任务越来越较劲。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实现“五个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也迫切需要我们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进一步振奋精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结合廊坊实际,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2017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强化“四个意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紧紧扭住改善营商环境、促进转型发展这一重点,抓难点攻坚,抓措施落地,抓问责激励,发挥市级机关领率作用,带动全市各级机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廊坊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以新姿态、新作为、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市直各单位和各县(市、区)要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着力在增强政治意识、转变机关作风、突破重点难点、服务基层群众上下功夫、见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加强“四个意识”专题教育。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深化学习讨论。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主要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对“四个意识”分4个专题集中开展深入学习讨论,确保政治坚定、对党忠诚。要深刻查摆问题。党委(党组)和基层党支部要召开专题会,着力查找在“四个意识”方面,在政治理论学习、严格组织生活、党内谈话、考察考核、述责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深入整改,接受监督。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执行《准则》《条例》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定期组织通报和讲评。要建立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主体责任制、重大问题报告制度、热点问题发现处置机制等。

(二)推动“增比进位、事争一流”。树立争先意识,调高工作标准,使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成为普遍追求和自觉行动。要对标学习先进经验。各地各部门要在全国、全省确立对标追赶目标。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到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对接,到先进地区学习观摩,推广省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在全国、全省可比性工作中定位次。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部门职责,明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在全国、全省同行业的进位项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年内实现增比进位。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加强与中央部委、省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力争更多政策资金支持,更多国家级和省级试点、项目落地廊坊。要开展增比进位评价。年底将对进取位次和争取支持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出先进典型,给予表扬激励。

(三)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反映的审批难、办事难等问题,加强改革力度,强化改革协同,最大限度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要持续放权、评估问效。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继续加大放权力度,提高群众获得感;开展简政放权评估问效,组成专家组对简政放权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查找不协调、不配套、不衔接、不落实等问题,并严肃整改。要深化审批体制改革。在全市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全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全覆盖。全面摸底排查政府部门服务事项,完善清单管理制度,凡涉及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事项都以清单形式进行管理,形成较为完善的清单管理体系,并向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延伸拓展。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坚决整治“红顶中介”。深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探索整合更多涉企证照。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积极开展联合抽查。在市、县、乡扩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全覆盖。要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集中对涉及群众办事的各种证明进行清理规范,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建立整体联动、部门协同、政府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形成与省级贯通、覆盖全市、互通共享的网上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继续深化机关内设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市级机关职责,优化服务流程,全面开展市级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和精简人员编制工作。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市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实现减机构减编制、补充加强重点领域、推进转企改制。

(四)开展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围绕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着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和潜力。要集中讨论、查摆问题。在全市开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大讨论,市县各部门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改善营商环境作出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改革举措。通过第三方评估、民主评议和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和企业呼声。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征求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意见建议,市直各部门征求基层和服务对象意见。集中查找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和企业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查找会议多、文件多、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指导少等突出问题,杜绝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干涉企业合法经营等违法违规问题。要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列出清单,提出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一项一项进行整改。要抓住重点、强力攻坚。市里确定一批影响改善营商环境的改革项目,市领导牵头,进行重点攻关,年内实现突破性进展;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都要确定一批营商环境方面重点改革目标,强力攻坚突破;市组成专门班子进行协调指导,重点解决营商环境中跨地区跨部门、上下协调中的难点问题。要出台相关政策。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市、县(市、区)、廊坊开发区分别出台一批政策、制度,巩固和扩大集中整治成效。特别是围绕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到廊坊孵化转化打造好政策平台。要加强督导检查。对中央和省市围绕改善营商环境作出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改革举措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以抽查、复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重点地区、主要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导。对优化营商环境进展情况实施季汇总、半年通报,年底进行综合评价。将改善营商环境情况,纳入对各地各部门领导班子重点考核内容。

(五)建立科学有效问责机制。要切实用好问责利器,发挥问责的触动警示作用,层层传导压力,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工作落实。要实施问责+清理专项行动。围绕重点任务、难点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清理,相关责任单位按职责攻坚落实,建立问责机制,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特别是行政效能低下、企业反映集中的,坚决问责。要实施问题倒查问责。强化市直部门条条系统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工作不落实、重点工作难推进、发生严重问题的,倒查市直部门责任。统筹督查、评议、网络等方面信息,对问题线索进行倒查。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明察暗访,发现一批、查实一批、问责一批。要严肃执纪问责。严格执行问责规定,对工作慢、落实不力、发生问题的,区别情况进行约谈、通报甚至组织处理。

(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规范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发挥激励约束作用,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要加强作风评议,建立基层和群众评议意见库,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和问题跟踪督办机制。运用网络政务平台、绩效考核平台、群众评议等多种方式,对各级机关进行综合评议,注重评议的广泛性、代表性。科学运用评议结果,与目标绩效考评奖励、干部使用挂钩。要完善目标绩效管理,科学设计绩效考评体系,逐单位逐岗逐人制定绩效要求。推行差异化考核,拉大不同档次间差距,更好发挥奖优策劣、提高效能作用。要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政策,制定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实化细化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导向,把实绩突出的干部切实使用起来,对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坚决调整下来。要探索实行专项工作奖励,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安排部署,借鉴其他地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试行若干单项任务奖励,促进中心任务更好落实。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取得扎实成效

作风上的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要坚持以过硬措施去抓,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坚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抓,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一)强化组织推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要定期研究,持续督导,强力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工、协调联动,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督导,设立综合组、“放管服”组、营商环境整治组、评议组、问责组、考评组、宣传组、督导组,集中精力抓好机关作风整顿日常各项工作。市直各部门都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主管科室。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都要建立机关作风整顿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统一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将作风整顿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对每项重点工作都要有工作目标要求,有时间节点要求,有可行措施保障,逐项推进,确保落实。市县(市、区)委、政府通过开展局长工作讲坛、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擂台赛等方式,激发干部,晾晒成绩,推动作风转变。

(二)坚持以上率下。市委、市政府领导要带头,下大力量抓好分管系统分管部门作风整顿工作,对重点难点问题亲自研究、推动解决。市级机关要示范带头,市县联动,上下协调、分层开展,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市直各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本领域的指导推动,建立衔接顺畅、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整体提升执行力。

(三)广泛宣传引导。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作风整顿的强大舆论声势。要开辟融合报道模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市内主要媒体继续办好专栏,宣传机关作风整顿开展情况。要加强与中央、省主要媒体的对接,及时反映廊坊作风整顿中的好做法、新成效。要树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根据统一部署,曝光反面典型,进行深入剖析,开展警示教育,强化舆论监督。

(四)严格督导检查。要大力精简会议文件,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解决问题。市作风办督导组要分级开展督导检查,对在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限期整改。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月检查、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总评。特别是围绕经济指标增比进位、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督查,市委组织部要在重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直接介入了解干部表现,并将表现、业绩情况纳入全年考核,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市纪委要派出督查组围绕重点工作进度进行跟踪督查,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及时提出问责意见。

(五)加强统筹协调。要坚持把机关作风整顿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净化政治生态从根本上促进作风转变;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防止就作风抓作风,切实以作风整顿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我们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切实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要求上来,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形成一心一意干事业、团结拼搏抓发展的工作氛围,以新的作风推动我市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